一個關于英國職場的小跡事:公司的英國上司在38度高溫烈日的夏天來上海去拜訪客戶。他居然還穿著西服、戴著領帶。大家都好奇地問:“別人都穿得很隨意,你為什么還要穿得這么正規?”
他笑著回答說:“這不是正規,只是職業習慣。我如果穿便裝,很難進入工作狀態。也許這正是我們英國人的保守傳統吧?!?/p>
不管怎樣:他有一個觀點是我認同并一直在餞行的,那就是職業裝能幫助我進入工作狀態。
那么,職業著裝真的有必要嗎?它是不是形式主義?是不是限制個性與創造力?我認為不是。相反,職業著裝有諸多意義。

給自己的信號,知道狀態在哪里
一旦我穿上了工作服,我的心態馬上調整到工作狀態,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緒。比如,工作這么多年來,從來沒有發過一次火、罵過一次人,不管我是作為下級、同級,還是作為公司的總經理。這當然不完全是由于我的工作服給我的限制,但工作服對我的心理暗示與提醒作用不可小覷。
當我穿上帶有公司標識的服裝后,我再也不是”自由人“,而成了“契約人“。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公司契約的約束。我的行為舉止要考慮公司的利益。我必須克制隨心所欲、感情用事的言行。
給團隊的信號,知道我要做什么
有一次我看到記者采訪一個剛從別的球隊加盟火箭隊的運動員。記者他:“你在火箭隊的宿敵A隊打了十年球,已經烙上了A隊的印跡,今天你代表火箭隊與你的老東家A隊比賽,你是不是會不經意之中將球傳給A隊的前隊友?“
這個球員的回答是:“一旦我穿上了火箭隊的背心,我的主人就是火箭老板。A隊就是我的敵人“。
同樣,在職場上,當我們穿上了同一的服裝,我們就是在同一條船上的戰友。我們同甘苦、共患難、一起沉浮。即所謂:勝則舉杯慶賀,敗則拼死相救。穿上了隊服,你就不再孤單,也不再單打獨斗。因為,你有組織、有集體、有戰友。
給客戶的信號,知道我要做成什么
因為對客戶而言,公司比個人有更強的可信度。那是因為,從法律上講,只有公司才能為其產品的質量承擔責任,而不是它的員工。
所以,當你穿上公司標志的服裝時,客戶對你更信賴,因為他們看到的是你背后那個強大的、負責的公司。即使哪一天你離開這家公司了,客戶還能找到另一個穿同樣服裝的人來提供產品的售后服務。
工作服是否打壓個性?
看看足球賽,球員們的個性千姿百態、各顯神通。同樣職業服裝并沒有限制你的創造力,但是,它要求你的創造力必須與團隊的目標一致。當你穿上組織的服裝后,你就是組織的一員,不管你是最高統帥,還是最低的士卒,你都要把組織的利益作為最高利益。這就是職業著裝的最大功率。